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PN结形成方法
作者: 发布时间:2022-08-18 17:19:13 分类:最新信息 浏览:
[1]发射区形成和磷吸杂
对于高效太阳能电池,发射区的形成一般采用选择扩散,在金属电极下方形成重杂质区域而在电极间实现浅浓度扩散,发射区的浅浓度扩散即增强了电池对蓝光的响应,又使硅表面易于钝化。扩散的方法有两步扩散工艺、扩散加腐蚀工艺和掩埋扩散工艺。目前采用选择扩散,15×15cm2电池转换效率达到16.4%,n++、n+区域的表面方块电阻分别为20Ω和80Ω.
对于Mc—Si材料,扩磷吸杂对电池的影响得到广泛的研究,较长时间的磷吸杂过程(一般3~4小时),可使一些Mc—Si的少子扩散长度提高两个数量级。在对衬底浓度对吸杂效应的研究中发现,即便对高浓度的衬第材料,经吸杂也能够获得较大的少子扩散长度(大于200微米),电池的开路电压大于638mv, 转换效率超过17%。
[2]背表面场的形成及铝吸杂技术
多晶硅太阳能电池
在Mc—Si电池中,背p+p结由均匀扩散铝或硼形成,硼源一般为BN、BBr、APCVD SiO2:B2O8等,铝扩散为蒸发或丝网印刷铝,800度下烧结所完成,对铝吸杂的作用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,与磷扩散吸杂不同,铝吸杂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。其中体缺陷也参与了杂质的溶解和沉积,而在较高温度下,沉积的杂质易于溶解进入硅中,对Mc—Si产生不利的影响。到目前为至,区域背场已应用于单晶硅电池工艺中,但在多晶硅中,还是应用全铝背表面场结构。
[3]双面Mc—Si电池
Mc—Si双面电池其正面为常规结构,背面为N+和P+相互交叉的结构,这样,正面光照产生的但位于背面附近的光生少子可由背电极有效吸收。背电极作为对正面电极的有效补充,也作为一个独立的栽流子收集器对背面光照和散射光产生作用,据报道,在AM1.5条件下,转换效率超过19%。
- 微信:微信二维码
- 电话:
- 最新信息排行
-
- 03-051微商代理加盟童装各种档次价钱均有
- 03-052怎样鉴别chanel高仿包的真伪
- 03-053怎样寻找高品质莆田货?莆田货高质量一手货源在哪里
- 03-054化妆品的基本保养准则有哪些?
- 03-055学会搭建朋友圈,微商之路才好走!
- 03-056引流前做好3方面准备,才能事半功倍!
- 03-057月子期间买的最有用的母婴用品是什么?
- 03-058在秋冬季那个牌子的身体乳最好用,强烈推荐
- 03-059直播、微商:你没试过,别瞧不起
- 03-0510怎样买到质量好的莆田鞋,教你拒绝做傻白甜
- 随机tag
-